金融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UDC 621.039.54 F 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146.7--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for fissile materials outside reactors Safety controls in conducting subcritical neutron multiplication measurements in situ 1994-07-07发布 1995-01-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GB 15146.794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 Nuclear criticality safety for fissile materials outside reactors Safety controls in conducting subcritical neutron multiplication measurements in situ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本标准规定了次临界易裂变系统中子增殖就地测量的安全要求和实施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次临界易裂变系统中子增殖的就地测量:次临界易裂变系统其他反应性指标的就地 测量也应参照使用。 2术语 2.1易裂变系统(系统) 由易裂变材料和其他能影响反应性的材料所组成的系统。 2. 2 反应性 表征易裂变系统偏离临界状态程度的一个量,定量地表示为(kef一1)/ker,这里ke是系统的有效增 殖系数。临界系统的反应性为零;对于次临界系统,其反应性的值是负的,表示系统次临界的程度。 2.3中子增殖(增殖) 本标准中特指对易裂变系统的反应性变化敏感并且通常以无裂变反应发生时的计数率归一(或修 正)的中子计数率。 2.4反应性指标 一种能够表征系统的反应性大小或据以可导出系统的反应性的参数(如瞬发中子衰减常数)。 2.5反应性添加 对易裂变系统所做的一种改变,此改变使系统的反应性增加某一正量。 2.6就地实验(就地检验) 在不存在为工作人员针对可能发生的核临界事故后果而设置的实体防护的条件下,对次临界易裂 变系统的中子增殖或其他反应性指标进行测量的过程;此类实验通常是在工业现场进行的,目的在于检 验或证实实际易裂变系统的安全裕度是否适当,或改进对系统安全裕度的估计。 3管理要求 3.1对于每一项新的就地实验,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编写、审查和批准其书面实施规程;实施规程的编 有经验的实验工作者负责。 3.2进行每一项就地实验时,必须指定一名在完成次临界或临界实验方面有经验的实验工作者担任第 一安全负责人;对于新的就地实验,其第一安全负责人一般应为该实验实施规程的编写人。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07-07批准 1995-01-01实施 1 GB 15146.7—94 3.3必须保证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熟悉、理解和遵循该实施的实施规程。 3.4实验进行过程中,必须至少有三名工作人员在场;这三名工作人员中必须包括该实验的第-安全 负责人。 3.6必须备有适当的应急程序和辐射监测仪表。 4设备准则 4.1实验开始前,必须检验易裂变系统所有设备的结构完整性,确认其符合预期要求。 4.2实验开始前,必须检验所有中子及丫探测装置、计数装置、报警系统和其他所需仪表,确认它们的 功能正常。 4.3必须备有适当的中子源,实验时用以产生足够明显的中子增殖指示。中子源可以是系统固有的,如 自发裂变中子源,也可以是外加的,如(α、n)反应中子源。 4.4必须至少有两套独立的中了探测与计数装置,用以同时监测所研究的易裂变系统内中子水平的变 化。 4.5必须有一路中子计数装置能够持续给出正比于系统内中子水平的清晰的音响信号。 5实施规则 5.1只要有一名参加实验的工作人员对某一实验操作或步的安全提出疑义,则必须暂停实验,直室 疑义消除为止。 5.2若易裂变系统及其有关设备的性状出现异常,或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奇离,则在弄清其原因之前,不 得进行可能导致反应性增加的任何操作。 5.3必须在书面实施规程中明文规定易裂变系统的反应性限值(通常规定系统的kef≤0.90);应将此 限值用中了增殖的某一·上限值表示,也可用估计的临界质量、临界体积或临界尺寸的某个份额来表示。 预留次临界裕量时,必须考虑测量的不确定度;同时还必须考虑工作人员或其他可移动物体可能造成的 中子反射效应,以确保安全。 必须是由两套或更多套独立的中子探测与计数系统所测得的。实验测得的倒数曲线必须具有足够多的 点数,以便给出有意义的外推结果。 5.5实验过程中,每次添加的反应性的大小,必须根据中子增殖倒数曲线的外推结果来确定,一-般应不 大于外推结果与系统现有反应性的差值的1/3,并且必须保证系统的总反应性不超过所规定的限值(见 5.3条)。对中子增殖倒数曲线的解释和对外推结果的利用应偏于保守,以保证安全。 5.6所有添加反应性的决定,必须由所指定的第一安全负责人(见3.1条)作出或同意。 5.7必须对反应性添加的速率加以控制;每次进行反应性添加操作之前,必须弄清已完成的反应性添 5.8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添加反应性。 5.9只有在不影响中子增殖倒数曲线外推有效性的前提下,才允许变更反应性的添加方法。 5.10必须考虑因料液不稳定、空泡的形成与破裂、材料的密度加大、材料组分的意外转移或其他因素 等使系统反应性意外增加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5.11中子源和探测器的位置布置必须保证探测器所探测到的中子主要是由易裂变系统所产生的。 5.12如果要移动中子源或探测器的位置,或者要在两者之间放置中子衰减材料,则必须在完成这种改 变并测定了这种改变对中子计数率的影响之后,才能进行新的反应性添加操作。 5.13对多单元阵列的次临界中子增殖进行测量时,不应采用改变阵列中单元之间间距的方法来改变 系统的反应性;应对不同的单元间距分别进行实验”,然后利用这些实验的中子增殖倒数曲线所获得的 2 GB 15146.7-—94 外推结果来估计单元间距对中子增殖的影响。 注:1)例如,分别相对于不同的单元距离,改变阵列中单元的个数,进行相应中子增殖倒数曲线的测量。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糕凤官。 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ANS8.6一1983《就地实施次临界中子增殖测量的安全规 定》。 GB 15146.7-—94 外推结果来估计单元间距对中子增殖的影响。 注:1)例如,分别相对于不同的单元距离,改变阵列中单元的个数,进行相应中子增殖倒数曲线的测量。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糕凤官。 本标准等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ANSI/ANS8.6一1983《就地实施次临界中子增殖测量的安全规 定》。
GB 15146.7-1994 反应堆外易裂变材料的核临界安全 次临界中子增殖就地测量安全规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6 17:30:4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830.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151-3 1989 Flight dynamics — Concepts, quantities and symbols — Part 3 Derivativ.pdf
ISO 1518-2 2019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scratch resistance — Part 2 Variable-loading method.pdf
ISO 780 2015 Packaging — Distribution packaging — Graphical symbols for handling and storage of packages.pdf
ISO-IEC 11586-5 199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 Generic upper layers security Security Exchange Service Element (SESE)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 (PIC.pdf
ISO 14167 2018 Gas analysis General quality aspects and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of calibration gas mixtures.pdf
ISO 4899 1993 Textile-glass-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s — Properties and test method.pdf
ISO 12219-7 2017 Interior air of road vehicles — Part 7 Odour determination in interior air of road vehicles and test chamber air of trim components by olfactory measurements.pdf
ISO 13728 2020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Ship s mooring and towing fittings Panama chocks.pdf
ISO 26869 2012 Space systems — Small-auxiliary-spacecraft (SASC)-to- launch- vehicle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pdf
GB-T 1800.2-202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GPS 线性尺寸公差ISO代号体系 第2部分:标准公差带代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pdf
GB-T 8034-2009 焦化苯类产品铜片腐蚀的测定方法.pdf
GB-T 26717-2011 自来水笔及其笔尖.pdf
GB-T 22135-2019 流程工业中电气、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试车 各特定的阶段和里程碑.pdf
GB-T 23698-2023 三维扫描人体测量方法的一般要求.pdf
GB-T 5271.20-1994 信息技术词汇 20部分 系统开发.pdf
GB-T 4214.12-202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 风扇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pdf
GB-T 7354-2018 高电压试验技术 局部放电测量.pdf
GB-T 21869-2008 医用手套表面残余粉末的测定.pdf
GB-T 18233.2-2022 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通用布缆 第2部分 办公场所.pdf
GB-T 40933-2021 塑料制品 薄膜和薄片 热塑性塑料薄膜试验指南.pdf
1
/
3
4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830.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